導讀: 養一畝泥鰍能掙多少錢(共7篇)泥鰍養殖技術視頻:一畝水面能養5噸泥鰍致富經 一畝水面能產5噸泥鰍解說詞:進入冬季,在贛榆縣的墩尚鎮幾乎每天都可以看到這樣的場景,經過三個月飼養的泥鰍都要陸續起塘了。由于塘里的泥鰍較多,捕撈工作一般都要由十幾個人的隊伍,分幾次才能捕撈干凈。記者:“一次這么多人?!别B殖戶 朱其金:“每次都這么多人,網...
篇一 養一畝泥鰍能掙多少錢
泥鰍養殖技術視頻:一畝水面能養5噸泥鰍
致富經 一畝水面能產5噸泥鰍
解說詞:
進入冬季,在贛榆縣的墩尚鎮幾乎每天都可以看到這樣的場景,經過三個月飼養的泥鰍都要陸續起塘了。
由于塘里的泥鰍較多,捕撈工作一般都要由十幾個人的隊伍,分幾次才能捕撈干凈。
記者:“一次這么多人?!?/P>
養殖戶 朱其金:“每次都這么多人,網拉不動,里邊魚多?!?/P>
記者:“一網能拉多少?”
養殖戶 朱其金:“2、3斤,天氣冷,拉的不多,鉆泥里去了?!?/P>
墩尚鎮的泥鰍采用高密度養殖。在兩畝的池塘中,不斷增加種苗投放密度,產品出塘量高,品質不受影響,這種養殖方法是當地的獨創。
墩尚鎮黨委副書記 王桓起:“高密度養殖在其它地方很少,是我們這個地方的獨創,按照專家說法一個池只能放2千到4千斤,我們放了一倍多?!?/P>
記者:“能下多少苗?”
養殖戶 朱傳亮:“能下3噸到4噸?!?/P>
記者 高潔:“我旁邊的池塘占地兩畝,一般能出8千到一萬斤的成品泥鰍,也就是四、五噸。如果在行情好的時候,像2006年的年底到2007年初這段時間,泥鰍價格賣到20多元一斤的時候,旁邊的這個大網一下去就能撈上來一輛高級小轎車?!?/P>
墩尚鎮是著名的“泥鰍之鄉”,泥鰍出口占全國出口量的98%,養殖泥鰍是當地老百姓的主要經濟來源。
養殖戶 李海強:“有公的,有母的?!?/P>
記者:“有公的,有母的,怎么看?”
養殖戶 李海強:“你看,黃的就是公的,這種就是母的?!?/P>
記者:“母的大,長得胖。那種好吃?”
養殖戶 李海強:“這種好吃?!?/P>
墩尚鎮淡水資源豐富,水田里、稻溝里到處都有泥鰍生長。但以前這里的老百姓都不敢吃它。
養殖戶:“說吃了泥鰍嘴尖,這是農村一個傳說?!?/P>
養殖戶 朱貴發:“誰也不愿嘴尖對不對!”
讓人們打破觀念的是這個叫喬宗禮的人。十幾年前,喬宗禮聽說本地人不敢吃的泥鰍,卻是很多外地人餐桌上的美味,就開始做野生泥鰍販運的生意 。
2002年喬宗禮無意中認識了韓國客商曹泂武,曹泂武來中國收購野生泥鰍苗,得知他想在山東投資泥鰍養殖場后,喬宗禮立刻邀請曹泂武去墩尚看一看,因為他心里有一個想法。
墩尚鎮泥鰍養殖協會會長 喬宗禮:“長期在一起,我們肯定能從他身上學到很多的東西,一個是韓國養殖的方式、方法, 第二就是銷售價格、銷售時間等等?!?/P>
在喬宗禮的極力引薦下,2002年10月,曹泂武投資300多萬元在墩尚建了泥鰍養殖場。有人要養殖泥鰍,消息傳開,大家都覺得這是在開玩笑。
喬宗禮:“都認為是開玩笑,養泥鰍誰養,我看著地不養,泥鰍哪有養的,遍地都是泥鰍?!?/P>
當地老百姓哪里知道就是這種他們吃了怕尖嘴的東西,在韓國卻是上等的食物,他們叫它“水中人參”。
曹泂武:“泥鰍的營養價值和鰻魚不相上下,稱它“水中人參”并不為過?!?/P>
韓國人口5000萬,人均年消費半斤泥鰍。目前泥鰍無法人工繁殖,只能捕撈野生泥鰍苗進行馴化,近幾年韓國野生泥鰍資源逐漸匱乏,養殖量也逐年萎縮。曹泂武正是看中了墩尚鎮豐富的野生泥鰍資源。
曹泂武:“這兒對泥鰍來說,天時、地利都非常適合,主要是離韓國近,所以我選擇這兒?!?/P>
曹泂武以3.5元/斤的價格向當地農民收購野生泥鰍苗進行養殖.由于本地泥鰍品質好,曹泂武養的泥鰍在韓國賣價很高,第一年他就賺了七、八百萬元。這個消息又一次在鎮里炸開了鍋
喬宗禮:“老百姓一下子不得了,有錢的也養,沒錢的也開發,貸款借賬。
2003年喬宗禮自己養了160畝泥鰍,在高額利潤的誘惑下,很多老百姓也紛紛推搪養殖。2004年墩尚鎮的泥鰍養殖面積達3千畝,年出口泥鰍7千噸。目前,已經有9家企業可以直接出口韓國市場。
記者:“人工養的和野生的泥鰍有什么不一樣?”
養殖戶 李海強:“肥,顏色也不一樣?!?/P>
記者:“顏色怎么不一樣?”
養殖戶 李海強:“野生的是黑色的,這個是粉紅色的?!?/P>
記者 高潔:“泥鰍從池塘里打撈上來之后呢,會運到這樣的包裝廠,然后放在暫養池里邊凈化,這樣做是為了去掉泥鰍身上的泥土和粘液,還有排空泥鰍的腸胃,經過12小時的凈化以后再裝箱出口?!?/P>
記者:“這里邊怎么有黃色的呀?”
工作人員:“放的是豆油?!?/P>
記者:“放豆油干嘛呀?”
工作人員:“放豆油是為了泥鰍一放進去不起沫,沫起來魚不就悶死了嗎!”
為提高產量,2005年,喬宗禮把160畝的種苗的投放量由2004年的200噸增加為500噸,種苗投放量增加了一倍多,泥鰍會不會缺氧,喬宗禮的心里也沒有底。
喬宗禮:“如果密度小,可能比較好養,但是由于我們超高密度養殖,不可避免的要產生這樣那樣的疾病?!?/P>
天冷時喬宗禮就打井水給泥鰍加溫,天熱的時用水沖降溫。2005年,泥鰍出塘700噸,比上年多賺了2、3百萬,2006年他又將投放量增加到600噸。
喬宗禮的高密度養殖獲得了成功,養殖戶都開始增加密度提高產量。
記者:“高密度養殖對泥鰍好不好?會不會影響泥鰍的品質?”
養殖戶:“不影響。因為它是高耐氧的,它和魚蝦不一樣,它不缺氧?!?/P>
顏世回2006年養了三池泥鰍,于9月份投苗,到了年底成品魚出塘時,當時的出口價是13元一斤,他卻一點也不著急賣。
顏世書:“我打算不賣,我看市場上老百姓貨走得太急了,我想一想價格會不會有什么后跳,過了春節以后會不會上漲?!?/P>
原來以前泥鰍銷售只有秋天一季,顏世回推遲了種苗投放時間,這樣他就可以錯過高峰期上市。 到了第二年四月,泥鰍價格漲到每斤17元,比年前整整多了4元錢,這時顏世回及時出貨,把握時機讓他一下子多賺了7、8萬元。
顏世書:“當時出過秤,他們就付錢給我了,當時兩塘子將近18萬?!?/P>
2006年,泥鰍出口由一季發展為全年銷售,出口價最高時達每斤26元。到2007年,墩尚鎮泥鰍養殖面積發展到1萬6千畝,32個村2700戶發展泥鰍養殖,出口創匯 9000萬美元,實現產值10億元。 。
編導:高 潔 攝像:劉 杰
泥鰍的養殖周期一般為5-9個月,有當年苗(人工繁育苗)直接養成和隔年苗(野生苗)養成兩種形式。放養的魚種要經過嚴格篩選,確保無病無傷,游動活潑,體格健壯,規格盡量保持一致。
由于泥鰍對低氧的耐受力較高,其放養密度可按春季水體緩沖度的上限來設計,這是泥鰍進行高密度養殖的依據之一。當年苗的放養規格3-5cm,密度200-300尾/m3;隔年苗的放養規格6-8cm,密度100-200尾/m3。
篇二 養一畝泥鰍能掙多少錢
陳翠云:養泥鰍賣泥鰍苗年售千萬
第一批泥鰍陳翠云賺了十多萬元錢,可靠這點錢想還清欠債只是杯水車薪。這時,陳翠云發現了一個賺錢更快的辦法,讓他在一年后還清了一百多萬元的欠款。
陳翠云:那年賺錢了大家也知道我賣了好多泥鰍,好多養殖戶叫我賣點苗,他們也能賺錢,所以后來我就孵化苗給他們賣,然后我自己也養殖就走這兩條路。
當時陳翠云的泥鰍廠地處深山,既沒名氣,交通又不方便。怎么才能讓更多的人來這里買苗呢?陳翠云想了個主意。
他叫劉配其,是江西省撫州市的一個水產養殖戶,2010年,劉配其在市場上尋找泥鰍苗時,認識了陳翠云,可第一次見面劉配其并不看好陳翠云。
劉配其:我家里人和朋友都說不敢相信因為他太年輕。
陳翠云:我以為他不會買苗的,因為他到我這邊來了,他可能對我還不太信任。
為了消除劉配其的顧慮,陳翠云提出了一個讓劉配其無法拒絕的條件。
劉配其:可以說到哪里都沒有這個條件,有些人賣苗賣給你他就不管了。
陳翠云:這個苗子都是十天以內,死了多少我們就補多少給養殖戶。當時他確實不太相信,他說要是全部死光呢?我說那也基本上不可能,因為我們搞苗搞了這么長時間,是比較有把握的。
雖然仍心存疑慮,但這個誘人的條件還是讓劉配其回家兩天后把定金打給了陳翠云。
劉配其:對我們不懂養的人來說很吸引,如果十天有保證的話就心里比較踏實。
收到訂金后,陳翠云把一千多斤泥鰍苗送到了劉配其手里,十天后劉配其統計出一共死了三十多斤泥鰍,立即給陳翠云打電話。
劉配其:第十一天的時候就跟他說,然后差不多過了兩三天他就來了,特意開車過來送了幾十斤。搞了一天幫我們要怎么用藥,什么方面呢,都有說的很清楚。
迅速兌現承諾和良好的服務讓陳翠云的泥鰍苗很快在當地出了名,通過養殖戶間相互介紹,2010年,僅在江西省撫州市南城縣大樂村陳翠云就賣出了一萬多斤泥鰍苗??申惔湓茷槭裁锤页兄Z死了以后全數賠償呢?
陳翠云:送之前我就要交待他們水位要加到多高,需要用什么藥物,如果說處理好了這個苗確實存活率很高,因為我們做過無數次試驗。
江西省鷹潭市漁業局局長吳早保:包括培育已經掌握了,而且有他自己的一套。
陳翠云往外地運泥鰍還有個很特別的方法。
記者劉青青:這是干什么呢?
陳翠云:我放一點菜油。
記者劉青青:為什么要放菜油?
陳翠云:因為不起泡,泥鰍就不會死。如果一起泡的話,泥鰍就會缺氧。我們還要加點冰。因為現在溫度太高了,不加冰的話里面就會太熱,泥鰍好怕熱。
就是這些看似簡單的土辦法,避免了運輸泥鰍的死亡,讓陳翠云有了承諾存活率的信心。
2011年夏天,陳翠云養殖場在出苗最忙的時候,晚上突然停電。這一下讓陳翠云損失價值四萬多元的小苗,造成了訂單大量堆積。
員工嚴子彪:急得要死,本來客戶都說好了明天來拿苗,后來他也急得很,就趕緊回來。
陳翠云:有好幾個人都已經訂好了苗,訂好了苗因為我交不了貨。如果按期交不了貨那就不好了,人家說你不講信用,那確實很著急的。
就在這個時候,這位叫任建華的人找到了陳翠云,他是江西省上饒市一家占地七百多畝水產公司的總經理,任建華一張嘴就要兩萬斤泥鰍苗。
任建華:當時就買了兩萬斤苗,我們四百個池,一個池就放了四十斤左右。
兩萬斤泥鰍苗,這筆生意如果做成,陳翠云能賺二十多萬元??僧敃r陳翠云連自己手里的訂單都做不完,根本沒時間做這筆訂單。如果不能按期交付訂單,違約金能讓陳翠云一年白干??删褪窃谶@樣的情況下,陳翠云卻又接下了任建華的訂單。
陳翠云:完不成(訂單)我就養泥鰍,再養一年賠給他就是了。但是我把這個訂單接下來以后,我至少能不止賺這么多錢。我就是說能多賺一點,其實那個時候還是想多賺一點錢,擴大我的養殖場。當時,那個時候確實有賭一把的意思。
陳翠云在養殖基地最忙的時候,跟任建華簽下了合約,這讓員工們很不理解。
員工吳飛:天亮就起來忙到晚上天黑都忙不完。
員工嚴子彪:這件事還沒做好又要搞那件事情,是有點那個,有點不理解。
這種苗是水花苗,只需要3-5天就能催產出來,這種苗叫寸苗,從水花苗長到寸苗需要40天的時間。而任建華要的是這種寸苗??僧敃r陳翠云根本沒有空余的時間和場地做任建華的訂單。
記者:當時怎么想的?為什么敢冒這么大的風險呢?
陳翠云:因為想賺錢,真的是,想賺錢逼到這個份上,做什么都有風險,我說我相信我自己能完成。我確實對自己那時候比較有信心。
李秋賢和汪巖是陳翠云在當地帶動起來的養殖戶,一直從陳翠云那里買水花苗,當時陳翠云找到他們,提出了一個誘人的條件。
李秋賢:水花是他拉過來,他養大了再返回去,我就沒有后顧之憂了。
汪巖:抱著試一試,邊走邊看的心態來的,不是說做什么就一定能賺錢。
陳翠云提出,先把水花苗賒給他們,并提供技術,水花苗養大賣掉后的利潤全部歸李秋賢和汪巖,陳翠云只收回賒給他們的水花苗的錢。
陳翠云:他們又不需要什么投入,苗是免費(賒欠)拿的然后銷路又不用愁,他們還是答應了我的請求。
四十多天后,陳翠云如期交付了任建華的訂單。
任建華:送來兩萬斤苗以后,達到我們的要求。前幾天要死掉一小部分,按2%。他(苗的死亡率)遠遠沒有2%,但是他還是按2%補給我們。
這筆訂單不光讓陳翠云賺到了錢,更讓兩個養殖戶賺到了意想不到的收入。
李秋賢:當時也沒想到一下能賺那么多錢。
記者劉青青:當時那一年就賺了多少?
李秋賢:前期第一次就弄了十萬元。
汪巖:我養草魚大概2000-3000(一畝),我能翻一倍就很不了得了,對不對,但是實際上不止,核算了一下保守的說七八千元錢(一畝),這個已經超出了我的預期。
通過跟周邊的養殖戶合作,陳翠云抓住了任建華這個大客戶。僅任建華一家公司每年就從陳翠云這里買十萬多斤泥鰍苗,價值兩百多萬元?,F在陳翠云已經擁有贛東北最大的泥鰍苗養殖基地,帶動周邊一百多養殖戶共同致富,產品銷到福建,浙江,江西,廣東等省,年銷售額一千多萬元。
上一頁 [1] [2] [3]
篇三 養一畝泥鰍能掙多少錢
養泥鰍的額外效益(2010.12.16)
養泥鰍的額外效益(2010.12.16)
(主持人)在河南鄭州有一個養泥鰍的,叫黎華廷,最初養泥鰍老是不成功,為了養好他的泥鰍,一年前他請來了一個幫手,這個幫手是誰呢?它可不是一個人,而是一種軟體動物,叫福壽螺,福壽螺又能幫泥鰍做些什么呢? 1只福壽螺一年就能產下32萬個后代。這32萬個后代要是進了水稻田,很快就會啃噬掉大量的秧苗??墒?,當這些福壽螺放進了黎華廷的泥鰍池里,卻被他當成寶貝一樣的看待。
(采訪)養殖戶黎華廷:這個福壽螺可能在別人眼里是個害蟲,可能是有害的物種,但是,在我的眼里就是一個寶貝。
可成了寶貝的福壽螺到底能給黎華廷的泥鰍帶來點啥呢?
(采訪)周文宗:它就會繁殖很快,這個卵,孵出來小螺螄就會往下掉,成熟就可以掉下去,這個螺螄是可以吃的,是泥鰍是可以吃的,起到了飼料的作用。
福壽螺有一個習性,在繁殖的時候,會把卵產到比較干燥的地方,在泥鰍池的池壁上、水草上都是密密麻麻的卵塊。經過一段時間的日曬風蝕,紅色的卵就會逐漸變成白色,然后脫落到水中。剛落進水中的小螺螄馬上就成了泥鰍的美食。
(采訪)
黎華廷:而且它的營養一樣標準的,比那個飼料應該是更高。
記者:蛋白質含量高一點?
黎華廷:對對。
別說自從在泥鰍池里放上了福壽螺,還真給黎華廷省下來不少的飼料錢,可不是得拿他當寶貝。不過要說福壽螺在給黎華廷當幫手好像就不那么恰當了,是幫手總得幫上點忙吧,可這福壽螺能幫著干什么活呢?
要說最初福壽螺能來到泥鰍池,還真不是要喂給泥鰍來吃的,而是因為黎華廷老是養不好它的泥鰍。
(采訪)黎華廷:就是我剛養泥鰍的時候,不到一個月,完了里面的水變渾,還發臭,不到一個月就發臭,泥鰍它還死。
黎華廷采用的是無土養泥鰍的方法,就是池塘里面沒有泥土,用靜水養殖的方法,想著用這樣的方法能減少泥鰍的病害,可明明下了不少的種,到收上來的時候,卻沒多少產量。
(采訪)周文宗:老百姓,養鱔魚養泥鰍,養的時候都很高興,覺得今年應該賺錢了,但是到年底賣泥鰍的時候,就拉不上來泥鰍,目前國內泥鰍很難生長到三百斤以上
問題來了,找專家唄,專家這一看,沒別的,就是水產養殖的常見問題,水質沒有管理好。
(采訪)因為你這個水質不好,特別是到中后期,這個泥鰍腸炎,帶來很多出血都是由于水質不好引起,
要說這泥鰍還算是水產養殖中比較皮實的養殖動物,一般池塘里的水肥一點,里面的溶氧低一點,它都能受得了,也能活得下來。
(采訪)泥鰍是用腸呼吸的,它的鰓、肛門、皮膚只是個輔助,水過肥的話,它可以跳出水面呼吸。
泥鰍能用腸呼吸,也能用腮和皮膚呼吸,就是因為有這樣的特殊功能,一般來說,泥鰍對環境的適應能力會非常強。
(采訪)一般的魚氨氮超過1.0毫克每升,1.0基本上就很難生存,泥鰍可以達到2.0以上,3.0都死不了,但是生長速度肯定是有點影響。再就是COD,就是我們說的水的濃度,COD泥鰍可以耐1000以上,這個我們做實驗了,1000毫克每升,這個是非常驚奇的,一般的魚類超過100就比較難生存了。
照說這么耐活的魚,害怕得了啥樣的水質,怎么還能給養不好,甚至養死呢?
(采訪)過肥的話本身里面污染物腐敗物也特別多,能分解很多有害氣體,硫化氫,氨氮,亞硝酸鹽,包括有毒有害的物質,這些物質本身對魚就是有害作用,量超過一定程度以后,當然會影響它的生長,會引起血液出現一些不良反應。
黎華廷最初養泥鰍,也憑著自己了解到的一點常識,他知道泥鰍原來是在泥里面找食吃,現在沒泥了,把水弄肥一點,就能給它們提供了更多的食物,食物豐富,吃得多,長得就快。于是隔三差五他就往池塘里投些有機和無機的肥料??删褪沁@量沒掌握好,反而影響了泥鰍的生存環境。
泥鰍吃不完的殘余餌料和泥鰍糞便這些有機物就慢慢沉淀到了養殖池的底部,時間久了,釋放一些有毒的氣體,影響泥鰍的生長。
(采訪)水質不好本身影響泥鰍的生長。像人在空氣渾濁的環境或者是那種不好的環境里面也肯定不舒服,我們也想到太湖,武漢的東湖,包括滇池,放花白鰱,
花白鰱是濾食性的魚類,能夠吸收水體中的氮磷等營養元素??刹怀鰞蓚€月,這種立體養殖的方法一點沒奏效,放進去的花白鰱全部死亡了。
他們一測這水質,花白鰱哪能受得了呀。
(采訪)特綠特肥,特別是這水,氨氮濃度能達到2.0,溶解氧含量比較低,一般的魚都需要增氧機的,花白鰱,凈化一般東湖,一般的湖里面。像我們這種泥鰍池里面,養兩個月,基本上一到兩個月,就全部死亡。
養殖泥鰍的水可要比一般的富營養化的湖水肥多了。有機物含量高,水中溶解氧的含量又低,在這樣的環境里,一般的魚類很難存活??梢岕~能很好地活著,泥鰍也會得不到最好的食物來源,對它的生長也不利。 要想凈化泥鰍池塘里的水,找魚是不合適了,周文宗瞄上了福壽螺。
(主持人)一般靠腮呼吸的魚類,都不可能像泥鰍一樣能耐肥水,何談給泥鰍當清潔水質的幫手,要想在泥鰍池里當清潔工當上??筛勐菥湍墚敽眠@個清潔工嗎?
這福壽螺能有那么大的本事?花白鰱都呆不了的地兒,它們就能活?
(采訪)福壽螺有一個習性,它正好非常耐污染。比泥鰍還耐污染,它生命力也非常強,
耐污染,耐低氧,泥鰍是因為用了與眾不同的呼吸器官,這特殊不單是泥鰍有,福壽螺也有。
(采訪)它主要是有根管,可以伸出水面呼吸,水特別臟的時候,它可以伸出水面呼吸,所以它和泥鰍也有相似的地方。
在福壽螺左邊的這根管子,就是它們的呼吸管,在水比較肥,溶解氧含量較低的時候,它們可以移動到離水面較近的地方,把呼吸管伸出水面直接呼吸空氣中的氧氣。(畫面展示,音樂)
周文宗選中它作為調整水質的清潔工,除了它們能在肥水中生存之外,還有另一方面的原因,就是它特別能吃。 (采訪)攝食量大,雜食性的,所以我們經常說,除了鋼筋水泥不吃,它基本上都能把它吃掉。
福壽螺是雜食性的,它可不挑食,泥鰍吃不完的飼料,排泄物,它們統統可以把它消滅掉。而且,它的食量驚人。 耐污染,還能清除水體里的有機物,滿足了這兩點,福壽螺就被作為清潔工正式進駐泥鰍池了。
放了福壽螺以后,泥鰍池里到底有什么變化呢?在河南省鄭州市的這個泥鰍養殖基地里,過了一段時間,放了福壽螺的池子和沒放福壽螺的池子,水質還真是不太一樣。(水質對比,盤子)
(采訪)判斷這個水質的好壞,一般最簡單的,就看它的透明度,就水下20公分,我把一個白色的盤子放下去,看看能不能看的清楚。這個我們來看一下,這個盤子,這種白色的,就放下去,這樣先下去有20公分,然后,我就把它平到底下,這個水還能看得見,那說明這個水還是比較可以的,比較瘦,那么,我看看這個水質的情況,那么這個從肉眼上看,這個水確實要肥一些,那么我們還是用這個盤子來,看看這個水的情況怎么樣,這個也是20公分,他們這個基本上是看不見了,說明這個肥,這個水是比較肥的,這個是沒有加福壽螺的。但是,我們這個盤子慢慢往上看,那么這個是能看得見,因為這個只有不到幾公分的,所以基本上到10公分再往下下就沒有了,所以,這個基本上到10公分就看不見了,說明這個水偏肥,這樣的話,這個福壽螺這個看起來調解水質還是有一定的效果。
用福壽螺清理了池塘中的有機物,達到了調整水質的作用??筛勐莸姆敝衬芰μ珡娏?,雖然它們產下的小螺螄會被泥鰍吃掉一部分,可還有一大部分會繼續繁衍下來,等到小螺獅長成大螺,能吃能喝,把泥鰍池里的水調節得太瘦,反倒又不適合泥鰍的生長。
不過,這個放養福壽螺的數量,專家經過幾年的實驗,也算計好了。
(采訪)后來我們覺得放種的時候,一畝還是放個五六十斤比較好。
等種苗慢慢繁衍出福壽螺以后,密度控制在一畝300-600斤,超出這個范圍,就要及時把它們撈出來。 (采訪)就是個感覺,感覺多了,邊上都是了,那就把它撈起來,把它賣掉,或者把它加工成蛋白飼料。
自從把福壽螺放到了泥鰍池,泥鰍池里水質更適宜泥鰍生長了,泥鰍也獲得了更好的蛋白飼料,長得更壯了。到了收獲的時節,養殖園區最高興就是黎華廷了,不但節省了成本,養好了泥鰍,池塘里的福壽螺也長大了長肥了,一起賣進餐館里,額外多了不少的收入。
不過,福壽螺放在泥鰍池里是個好幫手,要是逃出去就成了危害周圍的大田的大禍害,所以周文宗建議這種養殖模式更適合在長江以北的地區推廣。
(采訪)但是只適合北方地區。因為螺螄在七攝氏度以下就不能越冬,像我們這邊零下二十幾攝氏度,所以不存在危害的問題。我們現在就是要化害為利,把它當成清潔工。
福壽螺越不了冬,來年也就繁殖不出來,對大田形不成危害,北方的泥鰍池每年引種福壽螺,按照一定的密度下池飼養,讓福壽螺只為泥鰍池做貢獻。
(主持人)只要搭配好養殖品種,用立體混養的水產養殖模式,既可以解決養殖難題,還實現了養殖上的節能和低排放。要說泥鰍福壽螺混養已經讓養殖戶獲得了雙豐收,可周文宗又建議起泥鰍養殖戶再增加一種魚的養殖。 周文宗建議養的是黑魚,黑魚也耐不了太肥的水,不能和泥鰍養到一起,周文宗就讓養殖戶在泥鰍池旁邊又開辟了一個池子,專門養殖黑魚。
養泥鰍就養泥鰍唄,干嘛還非養什么黑魚呢?
(采訪)我們就是到連港去看的時候,因為他們養泥鰍的人很多,每天一個池塘一天撈個幾斤都是很正常的,后來我們看到有一家,他不養泥鰍,他專門養鯰魚,他每天就騎著摩托車,就是各家各戶去收死泥鰍,那么把這泥鰍拿過來以后,他說每畝的收入在七千塊錢以上,因為他基本上不用飼料了。因為鯰魚基本吃死的腐敗的這種泥鰍。
養過泥鰍的人都知道,即便是處于正常的養殖情況,也會有一些泥鰍死亡。
(采訪)周文宗:死亡的泥鰍,各個時期都有死亡,它這個死亡目前一般來說,5%到10%是不可避免的,有的可能還更高有的地方20%到30%的死亡率,
因為害怕這些死泥鰍會腐爛變臭,污染水質,養殖戶通常是趕快撈出來扔掉。
(采訪)那么像這種死泥鰍,過去我們就把它扔掉了,有的給雞吃,雞也吃不了,畢竟是雜食性的,蛋白質含量比較高。那么現在,有的是放到外面倒去扔,那么這樣會污染環境。
白白地扔掉了死泥鰍,周文宗一直覺著挺可惜的??匆娖渌胤焦饪渴丈蟻淼乃滥圉q,不用買飼料養鯰魚,周文宗覺得這個做法挺不錯。采用循環養殖方式,不用增加更多的投入,搭配養好另一種養殖動物,不就能讓泥鰍養殖戶更加錦上添花嗎?
不過,周文宗看上了比鯰魚經濟價值更高的黑魚。
(采訪)并且,也是一樣的,能吃這種動物尸體,這種腐爛的泥鰍,并且它生命力還比較強,比較好養,所以我們就想到了黑魚來養,吃死亡的泥鰍尸體。
不再單獨給黑魚準備飼料,就根據泥鰍死亡的量,來配套黑魚的養殖數量。
(采訪)一畝的泥鰍養殖面積,可以配套養放的苗種,放黑魚的種,可以放個30斤左右,30斤到50斤吧。 就這樣,死泥鰍成了黑魚的盤中餐,過去這部分避免不掉的損失,直接轉化成了蛋白飼料,又換來了一份收益。 (采訪)那么就是到年底的話,我們可以收個100、200斤的黑魚,因為黑魚一斤要10來塊錢,所以可以增加收入是1000、2000塊錢的收入。
死泥鰍也轉化成了財富,可周文宗還在琢磨,他覺得,所有的資源都是可以利用的,養殖池里出來的廢水也要把它利用好,轉化成財富。
(采訪)在養魚出來的水,養殖廢水,包括養黑魚,養泥鰍出來的,因為我們有的時候要換水嘛,那么這個廢水還可以出來澆灌種菜,還可以種果樹,可以澆灌農作物,那么這樣的話,也至少可以省一些化肥、有機肥這種投資。
經過這樣的循環利用,泥鰍池里不僅能產出高品質的泥鰍,福壽螺和黑魚也能增加一部分的收益。就連養殖廢水,都不浪費了。比單純的養殖泥鰍每畝至少要增加4000塊錢的收入。
(采訪)因為一般的單純的養泥鰍,它就只有泥鰍的收入,我們還有福壽螺的收入,那么這個一畝的話,大概一到兩千斤,就是增加一兩千塊錢的收入,那另外我們還有黑魚的收入。
(主持人)立體養殖和循環養殖相結合,讓泥鰍養殖戶獲得了豐厚的收益。其實現在很多的綜合立體的養殖模式已經被應用到水產養殖中了,它帶來的不僅僅是更多的經濟效益,同時既節能又減排,帶來了最佳的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
篇四 養一畝泥鰍能掙多少錢
淺談泥鰍養殖的幾點經驗
龍源期刊網 .cn
淺談泥鰍養殖的幾點經驗
作者:姜磊 陳錄
來源:《農業與技術》2014年第01期
摘 要:泥鰍作為一種營養豐富的魚種,受到人們的熱烈歡迎,有良好的市場發展前景,泥鰍對水質的要求很低,池塘、稻田以及水溝等都能夠養殖,在農村的發展空間巨大,也是農民致富增收的一項重要方式。文中簡單分析了泥鰍養殖的幾項技術,供深入研究泥鰍養殖技術做參考。
關鍵詞:泥鰍;養殖技術;研究進展
中圖分類號:S966 文獻標識碼:A
引言
泥鰍又被叫做黃鰍、鰍魚,因為其鮮美的肉質,以及豐富的蛋白質和多種維生素,同時脂肪和膽固醇的含量較低,所以有較高的藥用價值,被人們美稱為“水中人參”,屬于人們餐桌上常備的一道佳肴。泥鰍是特種水產養殖的一個重要品種,對環境有較強的適應性,并且很少有疾病,成活率也較高,一年四季全年供銷?,F如今的泥鰍養殖已經從單純的苗種單養方式發展到了成鰍與蓮藕、菱角等水生植物共養的高效養殖方式,并且養殖的效益也在不斷提升的過程之中。
1我國泥鰍養殖的基本現狀
20世紀80年代之前,泥鰍仍舊屬于野魚,還沒有開展大面積的集中養殖。伴隨著人們對泥鰍需求量的激增,野生的泥鰍資源不斷減少,大部分的地區開始進行人工泥鰍養殖。泥鰍養殖的面積不斷擴大,養殖投入的資金也不斷攀升,人們憑借著泥鰍養殖走上了致富之路,并且也進一步促進了泥鰍養殖的火熱趨勢。
2泥鰍養殖的幾項基本技術
2.1 池塘環境
池塘需要挨近水源,方便對水塘的定期加水,一般水塘的面積在200~400m2即可,太大或太小都不好。水塘的水深最好為40~50cm,保持水質的酸堿度在7.5~8.0,池塘的池底需要平坦少淤泥,將池埂最大化夯實,為了防止泥鰍鉆洞逃走[1]。泥鰍生性愛逃逸,尤其會趁著雨水較多的時候隨著漲滿的水流沖出的縫隙逃走,因此防逃逸措施一定不能馬虎。為了便于后期的捕撈,可以在排水口周圍開挖一個面積為7m2上下的坑池。池塘的消毒工作最好使用生石灰以及漂白粉混合,一般保證水深在10cm上下即可。每667m2的消毒使用50kg的生石灰混合15kg的漂白粉,融入水中潑灑至魚塘內。
篇五 養一畝泥鰍能掙多少錢
返鄉服裝批發老板的泥鰍養殖經
龍源期刊網 .cn
返鄉服裝批發老板的泥鰍養殖經
作者:【養一畝泥鰍能掙多少錢】
來源:《農家科技》2016年第04期
從北京回鄉搞養殖
2015年12月23日,筆者來到位于合肥市大圩鎮的聚農泥鰍養殖基地,基地負責人徐海言正在水塘邊投喂飼料?!耙郧暗哪圉q到了冬天價格高的時候,怎么捕撈都很難。因為它鉆泥冬眠了,這個臺灣泥鰍到冬天卻不冬眠?!毙旌Q哉f,臺灣大泥鰍在臺灣比較多見,三條就可達到一斤左右。
今年43歲的徐海言是合肥市義城鎮人,1997年他只身去北京創業,從事服裝批發生意,由于他為人誠信,短短五六年,就在北京買下了五六個攤位,通過批發服裝賺到了第一桶金?!?011年,隨著北京市開始將批發市場外遷,我就想回鄉從事農業投資,經過好幾次選擇,最終我看上了泥鰍養殖項目?!?012年,他在廬江縣同大鎮承包100畝水面,然后去了肥西縣一家泥鰍養殖基地購買種苗,總共投資40萬元,開始發展養殖業。
瞄準臺灣泥鰍
第一次養殖泥鰍,養了三四個月,泥鰍還是不長大,而且死亡率高達50%,這可愁壞了徐海言?!拔耶敃r就傻了,原以為很簡單的養殖,怎么會這樣呢?”他去咨詢業內人士,最終確定是泥鰍種苗有問題?!皩<腋嬖V我,不可輕易聽信種苗銷售商忽悠,必須要自己去尋找好的種苗?!毙旌Q韵露Q心,自己去湖北荊州學習技術,到各個農貿市場收購好的泥鰍種苗,經過一年的實踐,才逐漸掌握了泥鰍養殖技術。2014年7月,他從媒體上獲悉臺灣泥鰍的養殖信息,又去河南信陽學習。
“臺灣泥鰍最大的特點就是生長速度快?!毙旌Q愿嬖V筆者,這種經過雜交并多年選育出來的泥鰍,經過3個月左右人工養殖后,便能達到50克/尾以上規格。2014年7月,老徐開始在合肥市大圩鎮試驗養殖臺灣泥鰍,經過三四個月的時間,泥鰍開始上市,在合肥周谷堆市場每千克賣到52元。
“如果買不到優質的種苗,我建議不要養?!彪m然行情不錯,近幾年泥鰍的養殖效益也較高,但徐海言表示,雖然正常情況下泥鰍養殖的整體收益可觀,但這兩年因種苗問題導致成活率低下、病害頻發而嚴重虧損的個案也不鮮見。他建議,除了養殖前要慎重選擇優質種苗,自身具有一定的養殖條件和技術也十分必要。
徐海言說,臺灣泥鰍養殖過程中病害不多,但如果水質處理不好,還是會引發腸炎、爛身等病害,需注意日常的調水及飼料投喂的控制、管理。泥鰍一般都有冬天鉆泥的習性,所以冬
篇六 養一畝泥鰍能掙多少錢
藕池養泥鰍
(采訪)“你看這藕大不大,太大了,得有六七公斤吧?!?/p>
“像我這種池子一畝地能產一萬多斤藕,再加上別的收入,年終收入至少兩萬多元?!?/p>
(主持人)剛才說話的這兩位啊,是山東省平邑縣的兩個蓮藕種植戶,一個叫武京玲,一個叫崔鳳美。倆人都是一個村的,平時以姐妹相稱,搭伴種藕。要說這種藕啊,一般畝產五六千斤,去掉成本,一畝藕池一年賺五六千塊錢就算不錯了,可這兩個女人不簡單,一畝藕池一年能賺兩萬多塊錢。同樣是種藕,她們為什么會有這么好的收益呢?
(采訪)山東省平邑縣蓮藕種植戶崔鳳美:“我這一畝地的池子收入2萬多元,你知道秘密在哪里?全在這個池子里?!?/p>
這姐妹倆的藕池看上去并不起眼,要說特別之處,就是池子是用防水布做成的,而不是我們常見的水泥池子。一般來說,建一畝水泥池子至少要投資一萬多塊錢,可這種用防水布做成的藕池,讓姐妹倆節省了一半多的投資成本。不過這種藕池可不是跟別人學來的,用她們自己的話說,是被逼出來的好辦法。
武京玲和崔鳳美從2002年就開始種藕了。剛開始的時候她們用水泥池子種植,隨著種植越來越有經驗,效益一年比一年好,到了2006年底姐妹倆有了新的打算。
(采訪)山東省平邑縣蓮藕種植戶武京玲:俺就想打譜再投資再租地,租地尋思再擴大一點規模。
想擴大種植規模,就得找地啊。姐妹倆說干就干,開始到附近村子里去租地,沒想到這次租地卻讓她們碰了壁。
(采訪)當時我就租的這片地,我磚拉來了,水泥拉來了,結果人家改變主意了
他們就是不讓俺搞了。
這就是當時答應要租地給她們的村民。為什么答應好了的事又突然變卦了?
(采訪)一開始俺不知道她干什么,到后來以后,她拉來紅磚、水泥說要建藕池子,就是說俺就不租了,為什么呢?就是說以后萬一她要不做了,俺怎么辦,就沒法種地了。種地到以后還得打溝,還有的搭錢,還得找人,雇人干,不合算了就。
其實這事不難理解!你想啊,在耕地上建水泥池子,種藕的時候沒問題,可過幾年要是不種了,這水泥池子就成了建筑垃圾,把耕地都給毀了,要想再種莊稼就得重新整地,花時間費工夫不說,還得往里投錢,這么著可就不合算了。也難怪人家不答應租地。這租不到地,姐妹倆犯了愁。 (采訪)愁得慌,想發展、想增大面積,它租地不好租,老琢磨這個事。
愁得慌也沒有辦法,人不租給咱們,咱們怎么弄?!攫B一畝泥鰍能掙多少錢】
大姐武京玲打了退堂鼓,可妹妹崔鳳美卻不甘心。
(采訪)當時就是租地老百姓不叫建池子,我就想用什么方法代替建池子。
是啊,村民不租地的主要原因就是怕建水泥池,把地給毀了。那有沒有什么辦法既不毀地又能種藕呢?崔鳳美開始琢磨,希望能找到一種材料代替水泥來建蓮藕池。她首先想到了能防水的塑料布。
蓮藕是一種水生植物,它的生長離不開水,所以過去蓮藕大部分生長在水塘里,后來北方很多地方又出現了用水泥池種植蓮藕,水泥池子的好處之一就是它能夠保水。要是把防水的塑料布做成池子種藕是不是能行呢?一旦不種藕了,也不會留下建筑垃圾,不會破壞耕地。有了這個想法,第二天一大早崔鳳美就去找大姐武京玲商量,沒想到大姐對她的想法當時并不同意。
(采訪)崔鳳美:她不同意,她說你別糟蹋錢了,瞎折騰去了
武京玲:我就是怕她不成功,浪費這些錢。
盡管武大姐不太同意,但看到崔鳳美堅持要試一試,她也沒有阻攔,所以崔鳳美一邊和武大姐在原來的水泥池里種藕,一邊開始到市場上找能防水的塑料布。
(采訪)女:當時,我就到商場上,我就想著不漏水就行,第一次我就用這種布,買了這種布。 崔鳳美把買來的防水布鋪到地上,西周加高做成一個池子,采用水泥池種蓮藕的方法,里面加上土灌上水搞起了試驗。開始池子里的水滿滿的挺好,崔鳳美也很高興,可就在一個多月后,她發現情況不對,池子里的水越來越少。
(采訪)這個水位慢慢就漏下去了,我也不知道什么原因,扒開一看就是那個藕,藕芽把布都扎透了,所以說水就漏掉了。
崔鳳美發現,不僅藕芽把塑料布扎破了,而且藕節之間長出的根系也能把下面的布扎破,很顯然她使用的這種塑料布太薄。
第一次試驗失敗了,于是她又到市場找了一種更厚的防水布,第一年沒出現漏水現象,崔鳳美感覺效果不錯,可第二年就又出問題了。
(采訪)它不能曬,太陽一曬它也不結實了。
原來,暴露在外面的塑料布經太陽一曬容易老化,根本不耐用,這種布也只能放棄。
(采訪)因為這兩種布的情況我都知道,一個是被藕根扎透了,一個是很容易老化,不經曬,因為這兩方面的缺點,我就找一種而且經曬,而且又鉆不透的布,各個廠家逛一逛,看一看。 功夫不負有心人,崔鳳美終于打聽到,海南一家企業生產的一種橡膠布比較符合自己的要求,于是她趕緊與廠家聯系,說明了自己的用意,就這樣廠家按照她的要求,為她加工制作了這種防水布,這種防水布可不是普通的塑料,而是橡膠中加入聚脂成分做成的??蛇@種防水布到底行不行呢?有了前兩次的教訓,這次為了保險,崔鳳美特意請來專家給自己把把關。
(采訪)山東農業大學教授劉世琦:中間是它這個橡膠和聚酯合成的一個材料,那么它的防水效果非常好,特別是它這個抗老化能力比較強,另外就是它的強度比較大。它這個蓮藕在生長過程中,它這個穿透,穿不透。那么就是說它克服了過去用塑料非常容易被穿透的缺點。
而外面加的這層無紡布,也對中間的橡膠層起了很好的保護作用,提高了抗老化的能力。 經過三年的試驗,效果非常好,看到崔鳳美試驗成功了,武京玲也很高興,姐妹倆也就不再為租不到地發愁了?,F在只要隨便有塊地,不管是耕地還是荒漠地,把土地弄平整了,周圍用土培起來,或者直接用活動的空心磚做成60公分高的圍堰,把橡膠布鋪到里面。然后就可以像水泥池子一樣種植蓮藕了。
要是不種藕了,材料一撤,地面馬上可以恢復原貌。姐妹倆給它起了個名字叫移動的藕池。
(采訪)劉世琦:這種移動式的藕池最大的優點就是它不需要有平整的土地或者是土地質地比較好,這種條件。在一些荒漠地方、鹽堿地、低洼地都可以使用。另外就是它可以彌補了過去在糧田上建這種固定的水泥的藕池,對于土地破壞的這種現象。
不僅租地好租了,種植方便了,而且降低了種植的成本。這種新型的蓮藕池投資也就四千左右,可建一畝水泥池子至少要投資一萬,這樣無形中就節省了六七千元,成本節省了,這利潤也就增加了。
(主持人)有了省錢的藕池,收益自然就高了,不過要想多賺錢,光是靠降低成本遠遠不夠。崔鳳美和武京玲姐妹倆的蓮藕池畝產能達到一萬多斤,比普通種植戶足足多了近一倍,這可不是個小數目,產量高除了蓮藕的品種好以外,姐妹倆在種植方法上也摸索出了不少道道。
武京玲和崔鳳美種植的蓮藕是從國外引進的一個新品種,和傳統的藕比較,這種藕的特點就是體型大,分支多,也就是子藕比較多。當初種植的時候,就為了怎樣種,姐妹倆發生了一次小小的
爭執。
(采訪)崔鳳美:這個不有分杈嘛,我想把這個分杈掰種,把這個大藕,作商品藕再賣,這樣不就增加一些收入嘛,大姐非不同意,非不叫我這樣種。
(采訪)武京玲:我就不叫她掰,因為它掰了之后灌進水去,它就把這個母本就爛了,爛了之后她就影響它產量,再一個影響它生長。
過去傳統的藕種身上沒這么多子藕,種藕的時候,都是把整只藕種下去,一個藕瓜一個坑?,F在雖然新品種子藕多一些,大一些,但是武京玲還是覺得應該按老辦法種,擔心掰開種會影響藕的生長。一個為了多賺點錢主張把藕芽掰開種,一個擔心這樣會影響了藕的生長,兩人爭執不下。 (采訪)最后,沒辦法了,不行。
不行,不行,咱們就找個專家來看看。
找個專家來問一下,到底是你的方法對,還是我的方法對。
專家來了還是肯定了武京玲的做法,也就是說要整枝藕一起種,這種藕雖然子藕很多,但是掰開種并不好。
(采訪)因為每一節,你像這個小節,它營養很少,再個掰開以后,它有個傷口,它容易腐爛。腐爛以后,整個植株就完了,這個爛掉了以后,營養供給就不足了。因為那個營養主要是靠蓮藕當中儲存的營養,你腐爛掉了以后,這個芽它就沒有充足的營養供給了。
藕在土壤中是橫著生長的,前面的頂芽會一直向前生長,這根細長的莖又叫藕鞭。在形成藕鞭這個階段,營養都是種藕也就是母本提供的。隨著荷葉的長出,以后就會慢慢膨大成新藕。專家說如果掰開種植,不僅創口容易腐爛造成營養供給不足,而且選用的種藕因為太小,也不能提供充足的營養,影響新藕的生長,降低產量。所以崔鳳美也終于明白了,種植的時候要選擇沒有斷傷的整只藕作為種藕,并且挖坑的時候也有講究。
(采訪)根據這個藕的形狀挖窩,側枝有長的有短的,這個藕放在這里,我們根據藕的形狀挖窩,挖到地面以后,要用土層把藕瓜埋上,蓋住不要讓它露出來。
藕池內的土層在15-20里面之間,藕埋上以后剛好露不出來。因為藕尖也就是藕的頂芽,它的朝向是藕的生長方向,所以擺放的時候要把藕尖的朝向錯開,這樣以后長出來的新藕在池子里才能分布均勻。
(采訪)就是錯開,因為這個藕芽咱怎么放它怎么長,它直著長,它不可以拐彎長。有朝這邊長,有朝那邊長,它出得均勻。
就是不要讓它們朝一個方向長?不讓朝一個方向長,這樣種容易遍布滿池子都有藕。
像這樣一個3米寬的池子是這樣擺放,如果池子寬一點,也可以改變一下擺放的方法,而目的只有一個就是讓藕分散開來生長。
(采訪)如果要是放在6米的池子,就這樣放就行,這一支藕就錯綜著放就行,我們離這個邊,距離要遠一點,錯綜放就行,我們把一個窩錯綜著放,就這樣放也行,有朝著這的,有朝那的, 就這個方向,這是6米的池子就這個方向。
斜著放也行,就這樣放也行。想盡辦法讓這個藕勻勻地長在池子里。
如果藕分布的不均勻,產量自然就受影響了。另外擺放合適了,分布均勻了,還要掌握一個量的問題,姐妹倆通過多年的種植得出的經驗就是,一畝藕池投放藕種250公斤是合適的,少了產量上不去,多了呢,密度太高,同樣影響藕的產量和品質。因為種植方法科學,平時的管理又做得又到位,所以這姐妹倆的藕池,畝產能達到了一萬多斤呢。
(主持人)一畝藕池產藕一萬多斤,按現在每市斤兩元錢算的話,一畝藕池能收入兩萬多元,減去四千元的藕池成本和藕種、肥料等其它費用,一畝藕池當年的收益差不多是一萬多元,可節目剛開始的時候這姐妹倆說了,她們一畝藕池當年的收益差不多是兩萬多元,那么多收的一萬多元又是哪來的呢?
原來在這姐妹倆的蓮藕池里,還有一個賺錢的秘密,那就是她們的藕池除了種藕,還搞著水產養殖。養什么呢?養泥鰍。
就是這些泥鰍讓她們的藕池增加了收入。其實在藕池里養泥鰍也是武京玲和崔鳳美這姐妹倆的創新。這個創新源于兩年前的一個偶然發現。
(采訪)武京玲:我們就是天天圍著藕池天天轉,轉的時候,我看見里頭有小蝌蚪漂,漂的也挺好。我想著養一種東西不行嗎?
她和我商議,她說你看蝌蚪在里頭游得很好,很活躍。咱能不能放點別的東西,養點魚什么的,養魚能不能行。
姐妹倆剛開始想養鯉魚或者草魚,就是帶鱗的普通魚類,但是對于這個想法,專家卻不支持。 (采訪)養帶鱗的魚,它比較難,因為藕上面有刺,這個魚鱗一劃以后,它就容易生病。 仔細觀察就會發現,藕葉的葉柄上布滿了一層細刺,而有鱗的魚大都生活在水域的中上層,它們在游動的過程中,就很容易被這些細刺刮傷魚鱗,引起疾病甚至死亡。那么到底養什么好呢?專家建議她們最好是養泥鰍,因為泥鰍喜歡生活在水的底層和淤泥里,如果水中不缺氧,它們一般不會游到水的上層,所以它們被藕葉葉柄上的細刺傷到的機會很少。而且泥鰍的活動對藕的生長也很有利。
(采訪)因為泥鰍它吃的浮游生物,它吃了以后排泄的排泄物那么具有,對于藕來說有增加營養的作用。另外,泥鰍在藕田里邊它可以來回翻動、鉆、攪,使整個的藕田水的溫度,上下溫差變得小了,所以這樣的話,溫度比較均勻,有利于藕的生長。還是非常適合的。
泥鰍生長適宜的溫度是18至30攝氏度。雖然藕池里的水只有20公分左右,比較淺,但是夏季有密密麻麻的荷葉遮蔭,所以不用擔心太陽暴曬導致水溫升高,影響泥鰍生長,即便氣溫超過30度攝氏度,泥鰍也可以躲到泥里去避暑??磥硎丘B泥鰍不錯,于是一年她們開始買泥鰍苗做試驗。 (采訪)武京玲:做個試驗頭一年做了做怪好,怪好,俺到第二年俺就和這個姐妹說,咱還得去買去,俺從那會就上贛榆,上贛榆,江蘇贛榆也有,河南省也有。在網上查查哪個苗子好,俺就去買哪個苗子去。
實驗證明沒問題??稍囼灦际切∶娣e的,真正把泥鰍投放到大面積的藕池里,這一畝得放多少苗合適呢?兩人沒數。在專家的指導下,通過幾次嘗試,最后她們認為一畝藕池里投放1000尾泥鰍苗比較合適,不能太多。
(采訪)太多了不行,太多了它影響藕也不好,它鉆過來它鉆過去把藕芽都碰爛了。 另外因為藕池水位淺,如果泥鰍養的太多,密度太大,也容易造成缺氧現象。
(采訪)它水位一下降,它那個藕葉一起來一蓋,影響缺氧。就是800尾至1000尾最標準。 為了能夠做到當年投放當年受益,在挑選泥鰍苗的時候,姐妹倆也有了標準。她們一般選擇5-6公分左右,較大一點的泥鰍苗,在每年4月份蓮藕種植以后投放,然后經過近六個月的生長期,到了9月底,也就是在蓮藕收獲之前捕撈上市。
(采訪)我一畝地放800至1000尾泥鰍,到年底收獲的時候,我就收入400、500斤泥鰍,我就20塊錢一斤的話,我又多收入了1萬多元,所以說這個利潤又增加一成。
(主持人)怎么樣?這種能移動的藕池不錯吧?保護了耕地,減少了投資成本,而且通過種養結合,提高了經濟效益。少投資,還多賺了錢,這姐妹倆的經驗值得咱們農民朋友借鑒和推廣。好了,今天的節目就到這兒。
篇七 養一畝泥鰍能掙多少錢
泥鰍買賣有玄機(2005
泥鰍買賣有玄機(2005.11.2)
央視國際 (2005年11月03日 16:00)
2005年10月,一場前所未有的尷尬局面出現在江蘇省贛榆縣銀河村的泥鰍養殖戶面前:韓國的泥鰍經銷商只愿意以每公斤16元價格收購泥鰍;而如果要保證養殖戶的利潤,泥鰍的價格必須達到每公斤17元。
泥鰍養殖戶:“今年的苗子貴,飼料貴,藥也貴,什么都漲價,(泥鰍)賣的價格又低?!?/p>
村民們都因為泥鰍的單價低于17元而心急如焚,惟獨村里村支書張家敏與村民們的看法截然相反。
張家敏:“我不擔心,因為我有把握把今年所有養殖的貨能賣個好價錢,能賣到韓國去?!?/p>
張家敏不僅自己把握十足,而且他還安慰村民們說泥鰍的價格一定會從每公斤16元上漲到17元,希望大家耐心等待。

張家敏:“我們這邊的貨急什么呢,價格合算以后再走,不合算就暫時穩一穩,所以這個心理一定要掌握?!?/p>
可是村民們并不這么認為。
泥鰍養殖戶:“他張家敏現在光吹牛,一下吹完了,四面全部都養了,如果不吹牛,沒有這個事?!?/p>
2005年10月11日,一個叫金正洙的韓國老板前來買泥鰍,張家敏堅持認為泥鰍價格應該上漲,可是這個韓國老板堅決不同意。

韓國經銷商 金正洙:“現在你們價格不合適嘛?”
張家敏:“價格不合適。
韓國經銷商 金正洙:“不合適你們在外面不也是在買嘛?”
張家敏:“繼續在買嘛,別人家的價格,為什么能出這個價,你為什么不出這個價呢?!?/p>
韓國經銷商 金正洙:“我的意思是,價格合適的時候,什么時候想買,我們就什么時
候接收,收起來?!?/p>
銀河村今年養殖泥鰍4000畝,常來銀河村買泥鰍的韓國經銷商有六家,張家敏故意說別的經銷商的價格已經漲到每公斤17元,借此試探一下金正洙的反應。
張家敏:人家都8.5元買了,你看你怎么辦,對不對,你說那我也8.5元開始收,那有的
戶愿意賣,就開始賣,對不對,這樣以后呢,人家心里才好受一點?!?/p>
韓國經銷商 金正洙:“真的價格不合適?!?/p>
張家敏:“價格不合適 他們的為什么合適呢?”
韓國經銷商 金正洙:“我也搞不懂 ?!?/p>
記者:“他現在出什么價?
張家敏:“他現在出8.1元,8.3元?!?/p>
記者:“這比較低?
張家敏:“對,比較低,不夠本,他能出高價?!?/p>
記者:“什么原因呢?”
張家敏:“就是養的太多了?!?/p>
泥鰍養殖戶:“你越著急,你越想賣,你越著急,他越落你價,他現在給你7元,8元,
最后說,給你7元,6元你也得賣呀?!?/p>
張家敏前年養了6畝泥鰍賺了10萬元,去年她養了40畝泥鰍賺了160多萬元。村民們看他養泥鰍效益好,也紛紛跟著養泥鰍。今年全村的養殖面積一下從去年的400畝增加到了4000畝。村民們眼睜睜看著韓國老板離開,心里更加擔心了。
泥鰍養殖戶:“現在農村信用社貸款到期,馬上要催貸款了,我們現在實在沒辦法?!?/p>
張家敏堅持認為價格會上漲,他再一次勸說村民不要急于賣泥鰍.
張家敏:“不要急,希望大家,出不到我們的價,我們就不賣?!?/p>
可是村民們依然憂心忡忡.
泥鰍養殖戶:“怎么不著急啊,現在眼瞅著要還貸款,還得還人家錢,都是借來的這錢,
也不是你自己有的錢?!薄攫B一畝泥鰍能掙多少錢】
張家敏: “誰都想賺錢,但是我們得把他(韓國老板)心理摸透,你不能蠻干呀?!?/p>
經過張家敏的極力勸說,大部分養殖戶堅守每公斤泥鰍17元的價格底線按兵不動。時間過了兩天,也就是10月13日,韓國經銷商金秋中終于沉不住氣了,同意每公斤17元的價格收購。兩天之后,村里的泥鰍以每公斤17元的價格源源不斷的賣往韓國。
張家敏:“泥鰍都能賣出去,都能賺到錢,這樣我們就最高興了?!?/p>
記者:“一天能走多少貨?”
張家敏:“現在剛開始,今天走了5000萬多公斤吧,1萬公斤不到?!?/p>
記者:“現在是8.5元?”
張家敏:“對”
記者:“到年底最高的時候,你估計能到什么價格?”
張家敏:“年底估計在10元-10.5元吧,還要往上漲?!?/p>
令村里的養殖戶疑惑不解的是,為什么張家敏能讓韓國老板乖乖地妥協呢?通過幾天的采訪我們的記者發現,張家敏接聽電話的次數特別多。
張家敏:“韓國這兩天情況怎么樣,現在港口的批發價怎么樣,昨天每公斤泥湫是106元,你在韓國多注意身體。 ”
記者:“這個是誰給你打電話?”
張家敏:“這個是韓國的一個客商,我的一個經紀人,安排在那個地方以后,幫助我
做這方面的買賣的?!?/p>
答案已經完全揭曉!原來張家敏專門安排了一個泥鰍經紀人天天呆在韓國收集泥鰍的價格信息,無怪乎他的消息那么靈通。為了了解經紀人是如何在韓國開展工作,我們的記者撥通了他的電話。
泥鰍經紀人 于大中:“我主要都是通過朋友來介紹,通過韓國四大港口的幾個朋友,我主要都是通過朋友來介紹,然后我自己再去看看市場上零售價,批發價,這樣然后和國內及時溝通?!?/p>
張家敏怎么想到每月花12000元在韓國安排一個泥鰍經紀人呢?這事得從16年前說起。1989年,張家敏從部隊退伍回到農村老家,三年的軍旅生涯讓他發現城里人喜歡吃泥鰍,恰恰他們村里不冷不熱的氣候條件盛產野生泥鰍??墒且吧圉q的產量很低,于是他投資1萬元在自家的池塘里嘗試著把野生泥鰍通過馴化進行大規模的人工養殖。
張家敏:“我想人家南方能養,我們這個地方能不能養,我想搞一個試驗,賺它一筆錢?!?/p>
泥鰍養了3個月快要賣的時候,由于天氣炎熱,很多泥鰍紛紛生病。缺乏經驗的張家敏
束手無策。
張家敏:“爛鰓,鰓都爛成這樣以后,使藥都不管用了,不會用藥, 當時也不知道用
什么藥好,亂用藥用完了以后不管用?!?/p>
那一年,張家敏泥鰍的死亡率高達80%,虧損6000多元,這對于家境并不富裕的他幾乎是無法承受的毀滅性打擊。
張家敏:“那真痛苦,說不好聽的,真有要跳河的感覺,一個家里面虧那么多錢,還要
還那么多賬,日子怎么過?!?/p>
張家敏妻子的心情也因此而極度糟糕。
張家敏妻子:“天天生氣,那時候吵架以后,他都不吃飯,自己心里也不是滋味 農村說上吊自殺那種心情真都有 那就不好比了 現在回想起來真不好受 ?!?/p>
從那以后,張家敏再也沒有養泥鰍,種過水稻、打過工、也辦過小規模的鄉鎮企業,勉強維持生計。事情在13年后發生了轉機。2002年,一個韓國老板看中了銀河村適合泥鰍生長的自然條件,在銀河村投資興建了一個泥鰍養殖場。張家敏在養殖場里替韓國老板打工。通過一年的摸索,他發現其實泥鰍生病很正常,主要是病前加強疾病預防就行了。
張家敏:“泥鰍病生上來,爛鰓爛尾呀,出血啦,或腸炎啦,或者有蟲子啦,你要是治療就麻煩,主要是以預防為主?!?/p>
而且張家敏從韓國老板那里得知,在國內才賣10元錢一公斤的泥鰍在韓國卻賣160元一公斤。掌握了一些養殖技術的張家敏下決心再養一次泥鰍,2003年,他養了6畝泥鰍。張家敏首先把泥鰍吃飼料的習慣從夜間馴化到白天。
張家敏:“這個泥鰍習性是夜間吃食,現在我們慢慢給它減料,減料以后慢慢撩它,撩它白天以后吃食,我們白天喂它三頓,四頓,這樣呢,擱三四個小時喂一次, 慢慢把它馴化成白天喂食了,這樣以后呢,對我們主要是以后干活方便?!?/p>
僅僅喂飼料容易造成泥鰍營養不良,為了給泥鰍增加點美味佳肴,張家敏在池子周圍裝上電燈,以便泥鰍捕食蟲子。
張家敏:“你看看我們那個燈 夜間照那個以后有一個光線,光柱子 也有好處 它這個田野里邊,各種小蟲子,看到光照,光柱子以后,容易飛在水面上,泥鰍在這個水面上跳上來以后可以把它采吃掉?!?/p>
養一畝泥鰍能掙多少錢相關熱詞搜索:一畝能養多少泥鰍 養泥鰍一畝投入利潤
最新推薦成考報名
更多- 歇后語_歇后語大全_歇后語大全及答案_爆笑歇后語
- 大學排名_大學排名2018排行_大學查詢_中國大學名單
- 成語大全_四字成語_在線成語詞典_成語查詢
- 成語接龍大全查詢,成語接龍游戲,在線成語接龍
- 全國安全教育平臺入口_學校安全教育平臺
- 社保查詢網-社會保障卡查詢,社會保險查詢,社保網上查詢
- 漢字簡體繁體轉換_在線繁體字轉換工具
- 數字大寫轉換|人民幣金額(數字)大小寫轉換在線工具
- 年齡計算器實際歲數計算器 - 周歲虛歲計算器
- 產假計算器-算產假計算器在線2018-2018年產假自動計算器
- 預產期計算器-懷孕孕期計算器-懷孕天數計算
- 中國文庫網-教育資源網-范文文章
- 郵編區號查詢網
- 致富商機網-致富點子_創業項目
- 創業項目網--最熱門的投資項目
- 中國郵政郵編查詢號碼
- 電話區號查詢
- 全國車牌號歸屬地大全
- 在線網速測試|寬帶速度測試
- 人民幣匯率查詢
- ●理財有沒有風險 金融互聯網理財
- ●qq網名
- ●2016最新傷感說說
- ●談笑風生造句
- ●讀書的名言
- ●資產清查報告
- ●貧困戶申請書
- ●財務自查報告
- ●離婚起訴書
- ●贊美老師的演講稿
- ●車間管理
- ●車輛購置稅
- ●跨越百年的美麗讀后感
- ●跟女友離別的話
- ●超市管理制度
- ●起訴狀范本
- ●贈別詩大全
- ●描寫夏天的句子
- ●描寫友誼的詩句
- ●遷戶口申請書
- ●轉正申請表范本
- ●這個殺手不太冷臺詞
- ●運動會稿子精選
- ●那么那么造句
- ●送給男朋友的情話大全
- ●鉗工實訓報告
- ●霸氣說說大全
- ●罵人不帶臟字的
- ●幼兒園見習個人總結
- ●追女孩子的短信